在命理学(如八字、紫微斗数等)中,命格推算的依据主要取决于具体流派和所采用的体系,但普遍遵循以下原则:
1. 传统命理体系多依阴历(农历)
八字(四柱):年、月、日、时的干支均以农历为准,尤其是“节气”为分界。例如,月的划分以“立春”为新年始,而非正月初一;月份则按二十四节气中的“节”转换(如立春为寅月始)。
紫微斗数:虽部分流派使用农历生日,但更重视“节气月”(按节气分月),而非初一十五的农历月。
民俗命理:如生肖运势、传统合婚等,通常以农历年份和节气为参考。
2. 阳历(公历)的适用情况
现代新派命理:少数改良派可能直接使用阳历日期,通过特定规则转换为干支,但传统派认为需先转为阴历。
西洋占星术:若涉及西方占星(如星座命盘),则完全依赖阳历。
3. 关键点:节气的核心地位
即使使用农历,命理中的“月柱”和“年柱”仍以节气为分界(如立春换年柱,惊蛰换卯月)。因此,准确的节气时间比农历日期更重要。例如:
阳历2023年2月4日(立春)后出生,年柱为癸卯,即使农历仍属壬寅年腊月。
4. 实际应用建议
提供精确的出生时间:包括公历日期、时辰及出生地点(用于真太阳时校正)。
专业命理师转换:可靠的工具或命理师会将阳历自动转为农历+节气,无需自行换算。
传统命格推算以阴历和节气为核心,但需通过专业方法将阳历转换为符合节气规则的干支。普通人只需提供准确的出生时间即可,无需纠结历法问题,关键在于命理师对历法和节气的正确运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