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天干(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)的阴阳与五行属性划分是中国传统哲学中“阴阳五行学说”的核心内容之一,具体划分如下:
一、阴阳属性
十天干按顺序分为阳干和阴干,遵循“奇数为阳,偶数为阴”的规则:
阳干(刚、主动):甲(1)、丙(3)、戊(5)、庚(7)、壬(9)。
阴干(柔、主静):乙(2)、丁(4)、己(6)、辛(8)、癸(10)。
特点:阳干象征外向、扩张、积极;阴干象征内敛、收缩、柔和。例如,甲木为参天大树,乙木为藤萝花草。
二、五行属性
十天干按五行(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)分为五对,每对阴阳对应同一五行:
1. 木
甲(阳木):高大树木,生发力强。
乙(阴木):花草藤蔓,柔韧曲折。
2. 火
丙(阳火):太阳之火,炽热猛烈。
丁(阴火):灯烛之火,温和持久。
3. 土
戊(阳土):城墙之土,厚重干燥。
己(阴土):田园之土,湿润肥沃。
4. 金
庚(阳金):刀剑矿石,刚硬锐利。
辛(阴金):珠宝金饰,精致柔润。
5. 水
壬(阳水):江河湖海,奔流不息。
癸(阴水):雨露云雾,细腻滋养。
三、记忆口诀
阴阳:“一甲三丙五戊七庚九壬为阳,余者为阴。”
五行:“甲乙木,丙丁火,戊己土,庚辛金,壬癸水。”
四、应用方向
1. 命理学:八字排盘中,天干的阴阳五行决定命局平衡。
2. 中医:对应五脏(如甲木属胆,乙木属肝)。
3. 风水:用于方位与能量分析(如壬水代表北方)。
这种划分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抽象概括,通过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(如木生火、火生土)解释万物间的动态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