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
    
    
八字命理(四柱命理)作为中国传统命理学的核心分支,历经千年发展形成了众多流派,主要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及其分支:
 
1. 传统主流流派
子平派(正统派)
以宋代徐子平为宗,核心理论为“日干为主,月令为纲”,重视五行生克、十神关系和格局成败(如正官格、七杀格等)。现代多数八字理论均源于此派。
格局派
专精于八字格局的划分与成败判断,细分如:
《渊海子平》体系:古典格局论,强调月令取格。
《三命通会》体系:综合性格局理论,融合神煞与纳音。
《神峰通考》派:张楠提出“病药说”,侧重五行调候。
旺衰派
以日主强弱为核心,通过五行生扶抑制判断命运,近代受《滴天髓》《穷通宝鉴》影响较大,强调平衡用神。
2. 五行与调候流派
五行派
简化十神,直接以五行生克论命,重视金木水火土的流通与制化。
调候派
源自《穷通宝鉴》,以出生季节的寒暖燥湿为关键,如冬季生人需火调候,夏季生人喜水润局。
3. 神煞与特殊符号流派
神煞派
运用天乙贵人、文昌、桃花等神煞断事,常见于民间术数,与主流子平法结合使用。
纳音派
以六十甲子纳音(如“海中金”“炉中火”)论命,多见于早期命理文献(如《兰台妙选》)。
4. 地域与近代新派
台湾流派
融合子平法与西方心理学,如“用神派”强调心理倾向与命局契合。
香港流派
注重实战断事,常结合紫微斗数、风水等术数。
盲派口传心授的民间技法,以象法为主(如干支取象、刑冲合害直断),少用用神与旺衰理论。
新派八字
20世纪末兴起,提出“百神论”“反断论”等新规则,争议较大但传播广泛。
5. 学术化与跨界融合
科学易学派
尝试用统计学或自然科学解释八字,多见于学术研究。
心理命理派
将八字人格化,与现代心理学结合(如十神对应性格特质)。
实际流派数量:严格分类可达数十种,但多数流派共享子平基础,差异多在侧重点(格局/旺衰/神煞)或技法(盲派象法/新派规则)。
建议学习者:先掌握子平正统理论(《渊海子平》《滴天髓》),再根据需求探索细分流派,避免过早陷入门户之争。
若需深入了解某一流派的具体技法或典籍,可进一步探讨!